简论汉语形式辞格与阿语文字修饰的异同点 لمحة عامة عن مواطن التشابه والاختلاف بين الأساليب البلاغية والمحسنات اللفظية في اللغتين الصينية والعربية

Document Type : Original Article

Author

Assistant Professor Chinese Department Faculty of Linguistics &amp Translation Badr University (BUC)

Abstract

 
摘要:本文所论的是汉语形式化的修辞格与阿拉伯语相关文字辞华修饰的异同点,说明两种语言从修辞与语义方面的独特特点。
本文研究汉语形式辞格与阿语文字修饰的定义及其修辞作用,以对比方式来进行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提出汉语重视话语形式、文字、句法结构变化的修辞格与阿语重视词式变化修饰的异同点。
汉语形式化的修辞格与阿语文字修饰都很丰富,也分为多种类,本文介绍汉语的引用、顶真和回文;阿语的引用、隐含、顾首和回文。
论述汉阿辞格与修饰的内容和范围,有助于学习汉语的阿拉伯学生和研究者理解各种语言修辞方式的民族性,对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很重要,丰富翻译者对语言的词汇进行有目的的选用和调配。
يتناول هذا البحث إشکالية تقسيم الاساليب البلاغية في اللغة الصينية حتى نتمکن من الوقوف على أنوعها (الشکلية والمعنوية) وما يقابلها في اللغة العربية (اللفظية والمعنوية) تسهيلا على الدارسين للوقوف على مواطن التشابه والاختلاف بين الأساليب البلاغية والمحسنات اللفظية في اللغتين الصينية والعربية من خلال هذه الدراسة التقابلية التي توضح العلاقة بين الأساليب البلاغية التي تعتمد على شکل الترکيبة في اللغة الصينية والمحسنات البديعية اللفظية في اللغة العربية من خلال شرح المصطلح والتعريف والأنواع والوظائف الدلالية والبلاغية لکل منهما، وذلک من خلال شرح ثلاثة أساليب بلاغية تعتمد على شکل الترکيبة وما يقابلها في اللغة العربية من محسنات لفظية، موضحا اختلاف النظام الصوتي عند اللغتين للوقوف على مصطلح الشکل والترکيبة و اللفظ المنطوق تأکيدا على الخصائص اللغوية التي تنفرد بها کلتا اللغتين، موضحا أهمية هذه الدراسة في إثراء التعبير اللغوي عند الدارسين وتعميق فهم المعنى الباطني الغير مصرح به وحسن استخدام واختيار الألفاظ في عملية الترجمة وفقا للمعنى المراد والوظيفة البلاغية والدلالية للأساليب والمحسنات البلاغية الشکلية واللفظية.

Keywords


1.汉语形式辞格

汉语修辞格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在本民族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形成的格式,修辞格也称辞格是修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辞格的定义:“修辞格是人们在组织、调整、修饰语言,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特定方法、特定功能,为社会所公认,符合一定类聚系统要求的言语模式,也称语格、辞藻、辞饰、辞式等。”[1]

辞格的分类:在辞格的分类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有的手段从形式方面成格;有的手段从意义方面成格 ,现将辞格分类简述于后。

1933年,陈望道教授在《修辞学发凡》中说:“所谓积极手法含有两种要素:(1)内容是富有体验性,具体性的;(2)形式是在利用字义之处,还利用字音、字形的。……这种形式方面的字义、字音、字形的利用,同那内容方面的体验性具体性相结合,把语辞运用的可能性发扬张大了,往往可以造成超脱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的新形式,而使语辞呈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2]

王德春、陈晨教授在于《现代修辞学》中,提出辞格的两大分类:一是语法形式,这类辞格用于本义的表达,通过赋予修辞意义的语法形式表达补充修辞色彩。所谓赋予修辞意义,是指对语言体系中的固有语法形式加工使之带有修辞色彩。因此,这种语法形式是加工的语法形式。对偶、排比、反复、同字、顶真、回环、层递等都是常见的加工语法形式。此外,还有设问、引用和跳脱。他们把这种属于语言一般表现手段的辞格;二是意义辞格,这类辞格用于转义的表达,是语言手段各种转义用法的抽象,因而都是以意义立格,通过转义来表达补充的表情色彩。有比喻、比拟、呼告、移就、拈连、仿词、借代、婉曲、夸张、双关、转类、换境、反问[3]等种。

辞格是使用语言手段的概括,是同类修辞现象在格式上的抽象。“在理论上,从某一角度,使用同一标准即可对辞格实行定格分类。但各种手段的运用是多角度、多侧面的,有的手段从形式方面成格,有的手段从意义方面成格;有的分别通过语音、词汇、语义、语法手段成格,也有的各种手段兼容并蓄,因而拘泥于某些微观特征来给辞格分类是困难的。”[4]

张斌教授在于大学文科基础课重点教材《简明现代汉语》中,把修辞格分为两种类:“一是侧重语义变化,是追求语言形象上的创造的策略。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拈连、映衬、仿拟等;二是侧重语形的呼应变化,是追求语句组织上的创造的策略。如对偶、排比、回环、顶真、反复等。”[5]

陈汝东教授在于《对外汉语修辞学》中,写出汉语中的辞格丰富多彩,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重在深化话语的意义,重在把要表达的意思形象化,把这一类叫做意义化修辞方法,如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双关和移就等;另一类则是侧重话语形式的,侧重话语的语音、文字以及句法结构形式方面的修辞方法,把这一类叫做形式化修辞方法,如对偶、排比、反复、顶真、回环等。”[6]

杨德峰教授在《汉语与文化交际》中,指出“汉语的修辞方式很多,不过常用的并不多,可以进一步加以分类,比喻、借代、比拟、对比、夸张、双关、反语是从内容方面说的,而引用、对偶、排比、叠用是从形式上来说的。”[7]

因此可说,汉语修辞格可分为形式化的辞格和意义化的辞格,这样的分类可以符合汉语辞格与阿语修饰的对比研究,那样安排有利于学习的阿拉伯学生理解和掌握。

 

2.阿拉伯语文字辞华修饰

艾布.叶阿孤卜.赛卡基 أبو يعقوب السکاکى在《学术之钥匙》"مفتاح العلوم" 一书第三部分(修辞学)中,首先将阿拉伯语修辞学分为三大部分:辞达学علم المعانى、辞巧学علم البيان、意义修饰与文字修饰的内容محسنات معنوية ولفظية,但没把辞华内容视为修辞学的第三分科学。然后拜德尔.丁.本.马利克بدر الدين ابن مالک将修辞学分为三大部分:辞达学علم المعانى、辞巧学علم البيان、辞华学علم البديع,从而使它成为一门独立而完整的学科。[8]

辞华学研究的是如何充分调动语言的各种因素,以便修饰文辞,增强表达效果。在具体语境里恰当而自然地应用辞华学,可以使表达或鲜明、或含蓄、或巧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离具体语境,滥用辞华学,可以产生误会。

辞华学不仅是研究如何从文字和意义两方面修饰词句,使它“美妙”、“新奇”的学分,而是具有很重要的语义作用,它分文字修饰和意义修饰两大类。

阿语文字修饰由于词式的缘故,阿语组词成文时,在音、韵、律方面有许多特色,常被文人用来进行文字的修饰,形成一些被广泛使用的修辞格。

文字修饰主要重视词式在音、韵、律方面组词的特色,包括谐音الجناس、顾首、التصدير、骈句السجع、谐律الموازنة、回文القلب、双韵التشريع和等字母韵لزوم ما لا يلزم等。

意义修饰主要重视词义或句义的含义,包括映衬الطباق、对偶المقابلة、照应、مراعاة النظير、拈连المشاکلة、双关التورية、倒反العکس والتبديل、兼用الإستخدام、卷与展اللف والنشر、总提الجمع、细辨التفريق、分说التقسيم、总提细辨الجمع مع التفريق、总提分说الجمع مع التقسيم、总提细辨与分说الجمع مع التفريق والتقسيم、反说-似贬实褒、似褒实贬تأکيد المدح بما يشبه الذم وعکسه、话中有话التوجيه、反说正话الهزل الذى يراد به الجد、设问تجاهل العارف、移就القول بالموجب、抽象التجريد、夸张المبالغة等。

由上可见,汉语形式化的修辞格与阿语文字修饰都很丰富,也分为多种类,本文介绍汉语的引用、顶真、回文和引用;阿语的顾首、回文、引用和隐含。

本文所论的是汉语形式化的修辞格与阿拉伯语相关文字辞华修饰的异同点,说明两种语言从修辞与语义方面的独特特点。

3.汉语的顶真与阿语的顾首

3.1汉语的顶真لفظ ذکر فى عجز الجملة الاولى ثم تکرر فى صدر الجملة الثانية 

顶真——用前一句的结尾(句尾的词语)做后一句的开头,使前后语句首尾相同相接的一种表达方式,可以是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

如:四化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9]

再如:打人就要费力气费力气就要多吃饭多吃饭就要费钱费钱就是破坏他的哲学,老张又何尝爱打人呢?(老舍《老张的哲学》)[10]

3.1.1汉语顶真的分类:

一、相接顶真---之间没有其他词语的间隔。如上述的例子。

再如:大事化事化了。[11]

 

二、相间顶真---前后语句首尾之间插入一些相关词语。

如:总之人活着,就有欲望。而欲望只要没有实现,就有心理能量,只要有心理能量,它就会显现。

3.1.2汉语顶真的修辞与语义作用

-    顶真辞格是汉语特有的传统修辞格式。

-    顶真能较好地反映事物的有机关系,阐明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    顶真能增强音律的节奏。

3.2阿语的顾首التصدير/ردالعجزعلىالصدر

“顾首是一句话的最后一个词,与前面的某个词相同或相似的修饰,又称为尾词归首。”[12]

3.2.1阿语顾首的种类:

一、尾词和上半句的最后一个词相同或相似。如,

قول الحريرى:

 فمشغوفٌ بآياتِ المثانِى    ومفتونٌ برنَّاتِ المثَانِى [13]

上面例句中,上半句的最后一个词 المثانِى 指古兰经的开端章,尾词 المثَانِى 指(双簧管/横笛)。

二、尾词和首词相同或相似。如,

َتَخْشَى النَّاسَ وَاللَّهُ أَحَقُّ أَنْتَخْشَاهُ}(الأحزاب:37)

《安拉是更应当为你所畏惧的,你却畏惧众人。》(33:37)

            节首尾词都是 تَخْشَى(你畏惧),两个词是重复词。

{قَالَ إِنِّي لِعَمَلِکُمْ مِنَالْقَالِينَ}(الشعراء:168)

《他:“我的确痛恨你们的行为。》(26:168)

   “首尾两词所派生的根词完全不同,قَالَ 是派生于قَوْل(言语)的过去动词,而 الْقَالِينَ(痛恨的人们)的单数 قَالٍ(痛恨者)是派生于قَلَى(憎恨)的主动名词اسم فاعل。قَالَ 说 和 قَالٍ 痛恨者是异源派生,形相似而义不同。”[14]

     三、尾词与前面的某个词相同或相似。如,

{وَلَقَدِ اسْتُهْزِئَ بِرُسُلٍ مِنْ قَبْلِکَ فَحَاقَ بِالَّذِينَ سَخِرُوا مِنْهُمْ مَا کَانُوا بِهِ يَسْتَهْزِئُونَ} (الأنعام:10)

《在你之前,有许多使者,确已被人嘲笑,但嘲笑者所嘲笑的(刑罚),已降临他们了。》(6:10)

            首尾两词 اسْتُهْزِئَ 和 يَسْتَهْزِئُونَ 形虽异,却派生于同一个词根。

{رَبَّنَا لَا تُزِغْ قُلُوبَنَا بَعْدَ إِذْ هَدَيْتَنَاوَهَبْ لَنَا مِنْ لَدُنْکَ رَحْمَةً إِنَّکَ أَنْتَ الْوَهَّابُ}(آل عمران:8)

《我们的主啊!在你引导我们之后,求你不要使我们的心背离正道,求你把从你那里发出的恩惠赏赐我们;你确是博施的。》(3:8)

两词 وَهَبْ 和 الْوَهَّابُ 形虽异,却派生于同一个根词,称为同源派生。

3.2.2阿语顾首的修辞与语义作用

-    使用顾首可以强调语义,强调你所要表达的含义。

-    顾首将语言的首、中、尾连接起来。句首强调句尾,句尾强调句首。

4.汉语的回文与阿语的回文

4.1汉语的回文/回环العکسوالقلب 

“回文是使语句内的词语次序能颠倒成文的一种表达方式,揭示事物间的内在关系。”[15]

回文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表明事物的相互关系。如,我们心中有顾客;顾客心中有我们,表明“我们”和“顾客”之间的关系。

“回文利用词语相同或基本相同而顺序不同的语句,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原来的语句称本体,顺序变动的语句称变体。”[16] 可分为:由词回复形成的回文、由词组回复形成的回文、内容相合的回文等。

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合作社的标语口号)[17]

如: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郭沫若《科学的春天》)[18]

如:有村舍处有佳荫,有佳荫处有村舍。(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19]

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智者不博,博者不知。[20]

4.1.1汉语回文的分类:

一、严式回文--- 严式回文的本体和变体的词语相同,结构也一致,只是词语的顺序不同。

如: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如:忧中有喜,喜中有忧。

二、宽式回文--- 宽式回文的本体和变体词语不完全相同,也有的结构不同。

如: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变体多一“更”字。)

如:人民代表,代表人民。(本体为偏正结构,变体为述宾结构。)[21]

4.1.2汉语回文与顶真的区别

-    回文辞格是颠倒上句变下句,颠倒下句变上句,具有回环往复的特点;顶真辞格是前一句结尾的词语作后一句开头的词语,前后两句具有向前发展和无限延伸的关系。

4.2阿语的回文القلب / مالايستحيلبالإنعکاس

“回文是词序相反可读的修饰,以整个词的顺序颠倒是阿语回文的特殊形式。”[22]

4.2.1回文分为:

            一、词内的几个字母颠倒

وقالوا أى شيء منه أحلى     فقلت المُقلتانِالمُقتلانِ

再如:

اللهم استر عوراتنا، وآمن روعاتنا.

            上面两个例子,下面划线的词的几个字母颠倒,而不是全部字母。

二、整个词序相反

{وَهُوَ الَّذِي خَلَقَ اللَّيْلَ وَالنَّهَارَ وَالشَّمْسَ وَالْقَمَرَ کُلٌّفِي فَلَکٍ يَسْبَحُونَ }(الأنبياء:33)

《他是创造昼夜和日月的,天体运行循一条轨道。》(21:33)

            本节中的 کُلٌّ فِي 和 فَلَکٍ 是词序相反,从例句可见,一些虚词是忽略不计的。

َرَبَّکَ فَکَبِّرْ }(المدثر:3)

《你应当颂扬你的主宰》(74:3)

   本节中的 رَبَّکَ 和 کَبِّرْ 的三个字母词序相反,值得注意的是,رَبَّکَ فَکَبِّرْ 无论从右边或左边都可以读。

مثال: مودته تدوم لکل هول، وهل کل مودته تدوم

            上面的例子,上句的整个词语的词序和位置都相反。

三、上半句的首词或尾词和下半句的尾词的词序相反

لاح أنوار الهُدى    فى کفِّه فى کل حّالِ

上面的例子,上半句的首词和下半句的尾词的词序相反。

如:

مثال قول العباس بن الأحنف:

حسامُک منهُ للأحباب فَتْحٌ     ورُمْحُک فيه للأعداءِ حَتْفٌ

            上面的例子,下面划线的词序相反فَتْحٌ  变成  حَتْفٌ。

4.3汉阿回文的修辞与语义作用

-    回文辞格一般用于文学作品和诗句中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

-    回文有文字游戏的性质

5.汉语的引用与阿语的引用和隐含

5.1汉语的引用التضمين والإستشهاد

引用是为了说明问题、阐释观点有时转引其他人的意见、文字、文章,有时转引现成的成语、谚语、名人名言、神话、故事,目的是为了写作、演讲服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引用成语时,一般不一定完全按照原文的形式,也不一定完全按照原文的意思,有时可以断章取义,有时可以另赋予新的含义。

5.1.1引用的种类:

一、明引/直接引用---指引文十分明确的一种引用,一般用引号“”。明引的引文要求很严格,文字、标点与原文必须完全一致。

如:总之,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吴晗《说谦虚》)[23]

二、暗引/间接引用---指形式上看不出的一种引用,不使用引号,作者概括地转述(转引)其他人的话。也叫意引,只引用了大意,不注明原文。

如:根据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的报告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规定为我们党的三大作风的第一项。(只引用了大意,不注明原文或原文。)[24]

5.1.2汉语引用的修辞与语义作用

-    引用可以用来描述事物,达到增强形象感染力。也用来陈述说明道理,增强逻辑说服力。

-    引用辞格对说明作者的观点有帮助。

5.2阿语的引用الإقتباس

“引用是文中包含《古兰经》、圣训之言而不指明出处的修饰。”[25] 如果用引号标示的话,是直接引用。例如,

کن محسنا، فاليدالعلياخيرمناليدالسفلى. [26]

   上面例句中下面划线的词句都是引用,作者引用了圣训文字,但没用引号,是间接引用。原文为:

            قال صلى الله عليه وسلم فى الصدقة (اليد العليا خير من اليد السفلى واليد العليا المنفقة والسفلى السائلة)  صحيح مسلم.[27]

   如:

لا عدمت الدولة بيض سيوفه التى (( يرى بها الذين کذبوا على الله وجوههم مسودة)). --- من کتاب محى الدين عبد الظاهر. [28]

            这句话括号内的部分,引自《古兰经》中的一节,原文如下:

{وَيَوْمَ الْقِيَامَةِ تَرَى الَّذِينَ کَذَبُوا عَلَى اللَّهِ وُجُوهُهُمْ مُسْوَدَّةٌ أَلَيْسَ فِي جَهَنَّمَ مَثْوًى لِلْمُتَکَبِّرِينَ}(الزمر:60)

   再如:

قال الحريري: فلم يکن إلاّکلمحالبصرأوهوأقرب، حتى أنشد فأغرب. [29]

作者哈里里引用了《古兰经》中的一节,原文如下:

{وَلِلَّهِ غَيْبُ السَّمَاوَاتِ وَالْأَرْضِ وَمَا أَمْرُ السَّاعَةِ إِلَّا کَلَمْحِ الْبَصَرِ أَوْ هُوَ أَقْرَبُ إِنَّ اللَّهَ عَلَى کُلِّ شَيْءٍ قَدِيرٌ}(النحل:77)

     5.2.1阿语引用的修辞与语义作用

-    使用引用增加语言的说服力,给人以深刻的回味。

-    使用引用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5.3 阿语的隐含التضمين

“如果诗人在自己的诗中引用了别人的诗句,无论指明或不指明引文的出处,这种叫做隐含。”[30] 在表达某种意思时,借用经典名著的话语,或成语典故,或名诗名言,也称为隐含。如,

ما کل ما يتمنى المرء يدرکه          تجرى الرياح بما لا تشتهى السفن

            例句中的下半句隐含诗人穆塔纳比 المتنبى 的名句。原文为:

ليس کل ما يتمناه المرء يدرکه        تجرى الرياح بما لا تشتهى السَفِنِ

例句中的下半句 (السَفِنِ)表示船长的意思。         

   再如:

على أنّي سأنشِدُ عند بيعي  》 أضاعوني وأيَّ فتى أضاعوا《

   作者哈里里隐含诗人阿布.泰马姆 أبو تمام 的诗句,没指明引文的出处。原文为:

أضاعوني وأيَّ فتى أضاعوا      ليوم کريهة وسِداد ثغرِ[31]

注:隐含可以将原文稍作变动,以适合具体上下文,使原文同自己的话融合一体。

5.3.1阿语隐含的修辞与语义作用

-    使用隐含能增加表达的效果。

-    使用隐含能反映作者的丰富知识。

-    使文章生动、有力。

 

 

 

 

 

6.

6.1 汉语形式辞格顶真与阿语文字修饰顾首的异同点

汉语形式辞格的顶真

阿语文字修饰的顾首التصدير

定义

用前一句的结尾(句尾的词语)做后一句的开头,使前后语句首尾相同相接的一种表达方式。

一句话的最后一个词,与前面的某个词相同或相似。

分类

按照首尾词之间有没有间隔,可分为:

一、相接顶真

首尾词之间没有其他词语的间隔。

二、相间顶真

前后语句首尾之间插入一些相关词语。

主要靠前面重复尾词的位置。分为三种类:

一、尾词和上半句的最后一个词相同或相似。

二、尾词和首词相同或相似。

三、尾词与前面的某个词相同或相似。

作用

顶真反映事物的有机关系,阐明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顶真增强音律的节奏。

顶真使前后语句首尾相同相接。

顾首强调语义。

顾首将语言的首、中、尾连接起来。

句首强调句尾,句尾强调句首。

主要异同点

汉语的顶真与阿语的顾首

两者的作用基本上有相同点。

汉语顶真的首尾出现在结尾句和开始句;阿语顾首的首尾两词出现在同一的一句或诗句中。

汉语的顶真可以是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阿语的顾首是由两个词语构成的。

汉语顶真的首尾只有一个位置,这就是第一句的结尾和第二句的开头;阿语顾首重复尾词的词有三个位置。

汉语顶真的首尾之间有两类:相接和相间的顶真;阿语顾首的两个部分之间插入一些相关的词语。

 

6.2 汉语形式辞格的引用与阿语文字修饰的引用和隐含的异同点

汉语形式辞格的引用

阿语文字修饰的引用الإقتباس

阿语文字修饰的隐含التضمين

定义

引用是为了说明问题、阐释观点有时转引其他人的意见、文字、文章,有时转引现成的成语、谚语、名人名言、神话、故事,目的是为了写作、演讲服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引用是文中包含《古兰经》、圣训之言而不指明出处的修饰。

 

如果诗人在自己的诗中引用了别人的诗句,无论指明或不指明引文的出处,这种叫做隐含。在表达某种意思时,借用经典名著的话语,或成语典故,或名诗名言,也称为隐含。

 

分类

一、明引/直接引用

指引文十分明确的一种引用,一般用引号“”。明引的引文要求很严格,文字、标点与原文必须完全一致。

二、暗引/间接引用

指形式上看不出的一种引用,不使用引号,作者概括地转述(转引)其他人的话。也叫意引,只引用了大意,不注明原文。

一、直接引用

用引号标示。

二、间接引号

不用引号标示(只引用一些句子或词组)

 

作用

引用用来描述事物,达到增强形象感染力。

引用增强逻辑说服力。

引用帮助作者说明他的的观点。

引用增加语言的说服力,也增加表达效果。

隐含增加表达的效果。

隐含反映作者的丰富知识,使文章生动有力。

主要异同点

汉语的引用与阿语的(引用和隐含)

三者的作用基本上一样。三者可以指明或不指明引文的出处。

阿汉的引用两者的术语相同。

汉语的引用与阿语的隐含

两者的引用内容和范围有相同点。

汉语的引用有两类明引一般用引号,和暗引不用引号,也不注明原文;阿语的隐含可以指明或不指明引文的出处。

汉语的暗引不要求引文很严格,文字和标点与原文必须完全一致。作者概括地转引其他人的话;阿语的隐含隐含可以将原文稍作变动,以适合具体上下文,使原文同自己的话融合一体。

 

6.3 汉语形式辞格回文与阿语文字修饰回文的异同点

汉语形式辞格回文

阿语文字修饰回文

定义

回文是使语句内的词语次序能颠倒成文的一种表达方式。

回文是词序相反可读的修饰,以整个词的顺序颠倒。

分类

一、严式回文

严式回文的本体和变体的词语相同,结构也一致,只是词语的顺序不同。

二、宽式回文

宽式回文的本体和变体词语不完全相同,也有的结构不同。

一、قلب البعض 词内的几个字母颠倒。

二、قلب الکل 整个词序相反。

三、المُجنَّح 上半句的首词或尾词和下半句的尾词的词序相反。

作用

回文揭示事物间的内在关系。

回文有文字游戏的性质。

主要异同点

汉语的回文与阿语的回文

两者的术语相同。

虽然两种语言的系统不同,但是两者有相同点。两者吸引听读者的注意力。

汉语的回文只用于词语是由词语或词组或内容形成的;阿语的回文主要用于字母。

汉语的宽式回文词语不完全相同,结构也可以不一致;阿语的回文一些虚词可以忽略不计。

 

6.4从教学角度简述汉阿相关的辞格与修饰的理论基础,说明什么是修辞格,有什么作用和功能,理所当然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他们会在《古兰经》、《圣训》、诗歌及文学作品和课文中都编写、分析或引证举例,归纳修辞方式,这一切都会影响语义的理解。在翻译与语言学教学方面肯定会有帮助分明词组之间的关系,也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这两种语言词汇的了解



[1] 成伟钧 、 唐仲扬 与 向宏业主编 -《修辞通鉴》 -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1年

[2] 转引李庆荣 - 《现代实用汉语修辞》-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3] 有的修辞书上把反问作为一种加工的语法形式而立格。这是不确切的。反问的语法形式是语言体系中固有的反诘疑问句。它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语言手段,毋须再作安排,因此反问句式的运用可以属于意义辞格。

[4] 王德春与 陈晨 - 《现代修辞学》 -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89年

[5] 张斌 - 《简明现代汉语》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6] 陈汝东 - 《对外汉语修辞学》 -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

[7] 杨德峰 - 《汉语与文化交际》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1年

[8]  ترجمة الباحث لنشأة البلاغة - د. بسيونى عبد الفتاح فيود، "علم البديع" دراسة تاريخية وفنية لأصول البلاغة ومسائل البديع، مؤسسة المختار للنشر والتوزيع، الطبعة الثانية 2004.‏

本人亲自翻译(修辞起源)拜斯尤尼·阿卜杜·法塔赫 - 《辞华学》 – 穆赫塔尔出版社- 第二版- 2004年

[9] 汪丽炎 - 《汉语修辞》-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1年

[10] 张斌 - 《简明现代汉语》-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11] 李庆荣 - 《现代使用汉语修辞》-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12] 陈中耀 、  虞晓贞与周文巨 -《阿拉伯语语言与修辞》 اللغة العربية وبلاغتها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

这两个词可能是形与义相同的重复词、同形异义的同形词,或这两个词在派生方面有因缘关系的缘生词(不管是同源派生还是异源派生,两者之间有缘,成为缘生词)。

[13]  د. بسيونى عبد الفتاح فيود، "علم البديع" دراسة تاريخية وفنية لأصول البلاغة ومسائل البديع، مؤسسة المختار للنشر والتوزيع، الطبعة الثانية 2004.‏

拜斯尤尼·阿卜杜·法塔赫 - 《辞华学》 – 穆赫塔尔出版社- 第二版- 2004年

[14] 陈中耀 、 虞晓贞 与周文巨 - 《阿拉伯语语言与修辞》اللغة العربية وبلاغتها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

[15] 张斌与 徐青 - 《现代汉语》- 华东师范出版社- 2003年

[16] 李庆荣 - 《现代使用汉语修辞》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17] 吴礼权 - 《现代汉语修辞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年

[18] 汪丽炎 - 《汉语修辞》-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1年

[19] 吴礼权 - 《现代汉语修辞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年

[20] 张斌 - 《简明现代汉语》-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1] 李庆荣 - 《现代使用汉语修辞》-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2] 陈中耀 、 虞晓贞与 周文巨 - 《阿拉伯语语言与修辞》اللغة العربية وبلاغتها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

[23] 李庆荣 - 《现代使用汉语修辞》-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4] 张斌与 徐青 -《现代汉语》- 华东师范出版社- 2003年

[25] 陈中耀 、 虞晓贞与 周文巨 - 《阿拉伯语语言与修辞》اللغة العربية وبلاغتها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

[26] 陈中耀 、 虞晓贞与 周文巨 - 《阿拉伯语语言与修辞》اللغة العربية وبلاغتها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001年

[27]圣训百科全书موسوعة الحديث الشريفhttp://hadith.al-islam.com/Display/Display.asp?Doc=1&Rec=2252

[28] 徐章荣 - 《阿拉伯语修辞》البلاغة العربية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年

[29]  د. محمد أحمد قاسم  د.محي الدين ديب، "علوم البلاغة (البديع والبيان والبديع)" ، المؤسسة الحديثة للکتاب طرابلس – لبنان، الطبعة الأولى، 2003.

穆罕默德·艾赫迈德与穆赫伊·迪恩 - 《修辞学》- 哈迪斯出版社 – 第一版- 2003年

[30] 陈中耀  、虞晓贞 与周文巨 - 《阿拉伯语语言与修辞》اللغة العربية وبلاغتها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001年

[31]  د. محمد أحمد قاسم  د.محي الدين ديب، "علوم البلاغة (البديع والبيان والبديع)" ، المؤسسة الحديثة للکتاب طرابلس – لبنان، الطبعة الأولى، 2003.

穆罕默德·艾赫迈德与穆赫伊·迪恩 - 《修辞学》- 哈迪斯出版社 – 第一版- 2003年

参考书文献:(依姓氏拼音排列)
陈汝东 - 《对外汉语修辞学》-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
陈中耀 、 虞晓贞 与周文巨 - 《阿拉伯语语言与修辞》اللغة العربية وبلاغتها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
成伟钧 、  唐仲扬 与 向宏业主编《修辞通鉴》 -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1年
李庆荣 - 《现代实用汉语修辞》-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王德春与 陈晨《现代修辞学》-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89年
汪丽炎 - 《汉语修辞》,上海大学出版社 - 2001年
吴礼权 - 《现代汉语修辞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年
杨德峰  -《汉语与文化交际》-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
张斌 - 《简明现代汉语》-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张斌 与徐青 - 《现代汉语》- 华东师范出版社- 2003年
 
د. بسيونى عبد الفتاح فيود، "علم البديع" دراسة تاريخية وفنية لأصول البلاغة ومسائل البديع، مؤسسة المختار للنشر والتوزيع، الطبعة الثانية 2004.
‏拜斯尤尼·阿卜杜·法塔赫 - 《辞华学》 – 穆赫塔尔出版社- 第二版- 2004年
د. محمد أحمد قاسم  د.محي الدين ديب، "علوم البلاغة (البديع والبيان والبديع)"، المؤسسة الحديثة للکتاب طرابلس – لبنان، الطبعة الأولى، 2003.
穆罕默德·艾赫迈德与穆赫伊·迪恩 - 《修辞学》- 哈迪斯出版社 – 第一版- 2003年
圣训百科全书موسوعة الحديث الشريف http://hadith.al-islam.com/Display/Display.asp?Doc=1&Rec=2252